.

亮点山西天镇红色引擎激活乡村金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连片的玉米怀抱黄澄澄的棒子,挺拔的高粱头顶红得发紫的穗儿,谷子、黍子、红芸豆压弯了腰杆……山西大同市天镇县的优势作物小杂粮迎来丰收。

看着喜人的景象,大同市人社局派驻天镇县张西河乡许家窑村第一书记姚世锋晒得黝黑的脸上泛起笑容,“这些玉米、红芸豆早就找到婆家了,我们跟县里的同心源果蔬公司签好了订单,到时候公司会直接来收购。”跑企业、谈合作,姚世锋带着村支部谋划推动,许家窑村发展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农业,让农户收入有了稳定保证。

近年来,天镇县选优配齐带头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谋划产业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在摘掉贫困帽、振兴乡村的大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选优配齐领头雁

同飞致富新天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天镇县实施“头雁”带动农村脱贫工程,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突破点,培养选拔有能力、有干劲的“领头雁”带领群众向着脱贫致富高飞。

走进南河堡乡上吾其村,入眼就是望不到头的塑料大棚。一个简易的棚架下,一堆堆绿油油的辣椒煞是诱人,村民王海军和家人正在打包装箱准备发货。“之前我们一家四口都在外打工,后来村支书说,你们回村干蔬菜大棚吧,现在有些基础了,而且利润大、能挣钱。”村支部帮着跑银行贷款、筹建合作社,3年下来,王海军家建起了个辣椒大棚,每年净收入70余万元。

“我们乡的村支书们都是种植养殖方面的能手、致富能人,让他们帮带村民,一带二,二带三,产业规模就渐渐大了。”南河堡乡党委副书记崔建宇介绍,他们采取“把党支部书记发展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支部书记”的做法,将各村致富能人培养成村支部的带头人,形成党带群、富带贫的发展格局。

南河堡乡目前已经有多栋蔬菜大棚,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蔬菜收购商,全乡设20多个蔬菜发货点,每天有几百万元的流水,带动了多人就业。

图为南河堡乡辣椒大棚。刘雅婷摄

天镇县有不少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村“两委”面临“无人可选、有人难选”的困境。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天镇县决定直接下派有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农村一线。

天镇县首先摸排出存在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领导能力弱以及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村27个,再从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岗符合条件的干部和驻村干部中,通过毛遂自荐、组织推荐、乡镇引荐等方式,选出真正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天镇县共下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37名,其中到村任党组织书记27名、支部委员10名。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干部文化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天镇县专门举办了“天镇县农村(社区)‘领头雁’集中培训班”,对全县农村(社区)“两委”主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共计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选派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人社部定点扶贫县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选派22名农村“两委”干部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此外,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和“农村后备干部定向培养工程”,帮助村“两委”强筋壮骨。

图为蔬菜发货点的辣椒。刘雅婷摄

建强服务型党组织

凝聚发展新动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天镇县严格推行党支部书记“四诺四评”制度、农村党组织“争旗提档”,压实村“两委”主体责任,助推农村党支部发挥作用。

在天镇县许多村,村委会办公室或党群服务中心墙上,大幅张贴着党支部书记“四诺四评”制度内容。各村的党支部书记要紧扣党建责任、发展经济、为民服务、廉政建设“四大领域”公开定承诺,党组织采用个人述评、班子互评、群众测评、乡镇考评四种形式对其践诺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村党组织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四诺四评”让村“两委”干部有了明确的干事目标,也让他们对承诺和责任心存敬畏。天镇县各村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发生极大转变,原来低着头走到哪算哪,现在瞄着靶指到哪打哪,“换届前拍胸脯、换届后轻飘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到逯家湾镇瓦窑口村,远远地就能看到村委会院墙上的六个红色大字——“党群连心驿站”,下面挂着村支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333.html